课程内容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举办纪念“北大画法研究会”100周年座谈会

文章发表:2018/12/24 9:44:25 文章出处: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字体:

1918年,“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在蔡元培校长的主导下成立,开创了中国大学教育制度的新气象,至今已有百年。2018年12月15日,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的纪念北大画法研究会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会议室举行。北大艺术学院王一川、雷虹、陈旭光、彭锋、王蓓等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北大中文系李零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军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所所长牛克诚研究员、清华大学哲学系肖鹰教授、《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尚辉、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教授以及诸多校内外知名学者和画家参加座谈会。开幕式由北大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旭光教授主持。

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回顾了民国初年北大画法研究会的成立与发展过程,并对北大画法研究会在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与美术高等教育体制上的意义进行了总结。王一川指出,回望1918年,在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大力支持与亲自指导下,校内教员李毅士、贝季美与校外学者陈师曾、徐悲鸿等,一同在北京大学内设置“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出于“提倡美育之本意”,蔡元培校长亲自延聘陈师曾等民国时期北京画坛最为顶尖的一批画家与美术教育家,招收校内学生在课业之余习练画法,研谈画理。北大画法研究会的成立,是中国美术高等教育体制上一次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开创性事件。它的成立,为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在现代综合大学体制中的实行确立了规范制度和教学体系。北大画法研究会倡行的导师教学制、国画与西画并行授课、倡导科学写实精神等措施,成为后来中国美术专业院校美术教育范式的一种典范。王一川强调,时光荏苒,百年已过,昔日的北大画法研究会已经蜕变为一个完整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北大艺术学院设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艺术硕士生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在教育部两次学科评估中,北大的艺术学理论学科都获得第一名。蔡元培先生大力倡导之“美育”精神及开创画法研究会的制度范例,在老中青三代知名学者专家的教学实践下,已经内化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知行合一的艺术教育之魂,必将引领北大美育和艺术教育第二个百年的新辉煌。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松教授从美术史家的角度,梳理了画法研究会成立的时代背景与教学体制设置,从学理的角度深度考量了画法研究会成立背后诸多观念。其中切中时弊、适合国情的部分,被后来中国各高等院校吸取,为今日高等艺术教育体制之基石。北大艺术学院在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除了院内的本科至博士的专业课,另为北大其他文理诸专业的学生开设有近百种艺术通选课及公选课程,这种通识性的艺术教育课程正是践行蔡元培先生“美育”思想的结果。同时艺术学院与国外大学展开学术合作,联合举办艺术史工作坊、艺术史国际博士生论坛、黉门对话、各种专题讨论会等。艺术史与艺术教育目前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跨学科、跨院系的学术讨论与交流成为促进学术研究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艺术史、艺术教育、美育是如此重要,绝不仅止于艺术界内部能够完成,而是需要上下齐心、各界合力推进。

上午的主题发言,由艺术学院副院长彭锋教授主持。牛克诚表示,北大艺术学院的源头可上溯至画法研究会,北大艺术学院在美育方面的熏陶和理论的关切,主要继承自昔日的北大画法研究会。二者有密切的历史连接性。李军指出,北大画法研究会与北大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现代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拥有共同的渊源。北大艺术学院已经在艺术理论和艺术教育上取得相当的成就,或可以再度借鉴昔日画法研究会的方式,增聘艺术家来推进艺术实践的教育。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文娟则从自身研究基础上出发,重点阐述了徐悲鸿与北大画法研究会之间的历史过往,并将其思想源头追溯“五四运动”,讨论了当年的一些矛盾现象。李零从考古专业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的学术经历,对艺术史和考古之间跨学科的交流提出了建议,并强调了“观看”艺术品实物的重要性。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信息中心主任王平从蔡元培“美育”思想出发,结合新的时代环境,就综合类大学艺术教育的现状以及发展提出看法。尚辉关注作为画法研究会出版物《绘学杂志》在刊登重要论文方面的贡献,表示这种并重艺术实践、艺术理论与艺术出版的美育模式,仍然值得借鉴。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贾妍本人就是北大艺术教育的一个“成果”,她的本科和硕士都在北大历史系学习,正是艺术类课程的吸引力,使她走上了研究艺术史的道路。她在发言中结合自身经历,重点介绍了艺术史通识教育在综合类大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下午的发言由北京大学美术学系主任刘晨主持。肖鹰提出,弘扬传统是画法研究会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在推行美术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技法的学习,更要真正贴近传统文化,否则新时期的美育将是无源之水,徒有其形。杜鹏飞结合中国今日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与美育普及的现状,聚焦博物馆在推进美育中的重要性。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王岳川结合自身30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文科教育和美育的现状提出意见,也为北大未来的艺术教育提出建议。《荣宝斋》月刊主编徐鼎一从美术实践和美术出版的角度出发,回顾了画法研究会的同时,提出继承传统和沟通东西文化的重要性。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画家汤立多年从事艺术创作,他在肯定北大艺术理论取得的成就的同时,建议通过多种方式,在北大这一人文学科高地推行艺术实践教育。著名画家、来自中国国家画院的乔宜多年在高校从事美术教育,他从美育教育的目标切入,从美丑与人格、审美核心和技法系统三方面,为美育教育与美术实践的结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中国国家画院著名画家李爱国曾经为北大的艺术教育贡献过力量,提出这种实践能够帮助人更好地理解艺术。郑州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邬建教授提出北大画法研究会的写生实践的优秀传统,与古人“目师心记”的创作法相合,贴近自然,实现创作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对今日在高校推行艺术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高译提出美感是今日美术实践与美术教育的核心所在,而北大艺术学院是研究美学与艺术理论的重镇所在,推行美育责无旁贷。中国艺术报社副社长朱虹子提出20世纪的画法的变化影响了理念的发展,在借鉴西方艺术传统时,仍然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北大画法研究会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李松提出,画法研究会最重要的意义并非在于培养专业的艺术家,而是通过艺术教育来完善人格,培养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全面发展的青年人。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画法研究会宽松的教育氛围和教学机制为大学教育体制和文化构建提供了开创性的方案。画法研究会不仅仅只是教授绘画技法,而是通过展览、出版、讲座等一系列活动使“美育”有一个立足点,在综合类大学中成系统的开展起来。一百年前关于中国艺术道路的争论至今并未结束。我们今日面临的任务比当年画法研究会所面临的更为迫切。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院8位老教授的重要回信中着重强调美育的重要性,并发出“传承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号召。人文学科与艺术对于人的心灵具有根本性的塑造作用,更是当今文化自信的源泉所在。受西方现代艺术状况影响,当今时代,艺术(尤其是美术)越来越远离公众,美术创作与社会脱节,美丑问题、品格问题等美育的核心问题愈加凸显,北大作为文学科的重镇,在艺术教育和理论创新上应作出新贡献。

座谈会后,与谈的学者画家一同挥毫,合作了一幅精彩的国画作品《燕园秋色图》。墨晕线舞,书画合一,一百年前画法研究会的艺术之光,似乎重耀燕园。

编辑:凌薇

责编:白杨

在线报名(提交表单后我们将及时联系您)
课程: *
姓名:
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