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梅派手势艺术沙龙在艺术学院均斋艺术馆举行

文章发表:2017/6/12 9:19:23 文章出处:北大新闻网 作者:佚名 【字体:

2017年6月6日下午,《贵妃醉酒》《霓裳羽衣》的悠扬曲调萦绕在充满艺术与人文气息的北京大学均斋艺术馆,梅派手势艺术沙龙在这里举行。本次沙龙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指导,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主办。艺术学院副院长唐金楠、副教授陈均,国家京剧院京剧青衣演员黄梅,中国戏剧出版社副总编武云、编辑张霞,北京师范大学王熙老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刘汭屿等嘉宾出席。沙龙由陈均主持,特邀手势拍摄对象黄梅示范梅派手势,带领参与沙龙的同学亲身体验梅派手势之美,摄影师俞丽伟讲解梅派手势的渊源和美学价值。沙龙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舞蹈学院等众多高校的学子和戏曲爱好者参与。

本次梅派手势艺术沙龙是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梅派戏曲兰花指摄影艺术展”基础上举行的。该展览受到了校内外的广泛关注。唐金楠在沙龙致辞中表示,展览启示我们应进入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细节中体会,感受细节带给观众和艺术家真正能够触摸、能够感受和体验的价值。如梅派手势真正的内涵,艺术家艰苦的手势训练过程值得我们探究。手势是戏曲表演艺术的一个细部表现,但应该有人去总结、发掘和提炼。他认为这样的展览太少了。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是信息社会与消费社会值得思考的话题。如此好的戏曲作品可以进行衍生品开发、创造和多媒体平台的展示,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艺术沙龙是作品、作者、专家与观众联系的纽带。本次沙龙以展览作品创作者本人讲解、专家点评及京剧演员互动的方式进行。梅派手势摄影展作品创作者是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戏曲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俞丽伟,她介绍了如何将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文化普及三者相结合,从手势细节切入梅派表演的研究,查找资料,去国家京剧院学习青衣表演,撰写《梅兰芳手势溯源考》《梅兰芳戏曲手势美学刍议》等多篇理论文章。在此基础上进行跨界创作的尝试,用摄影艺术呈现梅派手势“美”字当先的艺术魅力,目的是创造图片形式的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为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清晰优美的文献资料和摄影艺术作品。俞丽伟一边讲述,一边进行手部动作演示,她还特别谈了梅兰芳手势艺术的来源,以兰花指为代表的手势表演是梅兰芳表演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梅兰芳的兰花指手势极其丰富,形态各异,美不胜收。梅兰芳在1930年访美、1935年访苏演出后受到国外戏剧评论家的高度关注和赞誉。这些手势既是梅兰芳在传统旦角表演中吸收和继承的艺术产物,也是其从佛教造像、佛教手印、龙门石窟、晋祠女像、中国绘画、生活滋养中获得的他山之石,同时与梅兰芳对手势的艺术加工和刻苦锻炼密不可分。梅兰芳兰花指的源流与活水是艺术家向内吸收、向外借鉴、甄别美、精益求精的艺术成果

王熙表示,观看展览倍感亲切,她本科、硕士均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探索京剧、昆曲身段程式与古典舞的结合方式,曾尝试将梅派53式手势化成古典舞的舞蹈动作,以舞蹈身段展现美字当先的梅派手势。她说舞蹈专业的学生有很强的身体表现力,但是进入表演领域就显出不足。京剧作为国粹,其综合性的艺术特征也滋养了舞蹈表演,为古典舞带来许多创作灵感。

最后,黄梅进行了梅派手势示范。黄梅介绍了兰花指的来历,演示了兰花指和兰花掌的区别。自指式、拱手式、拍手式、赞美式、持扇式等多种手势的现场演绎使观众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也领略了梅派手势的艺术魅力。观众们目不转睛,十分投入地模仿手部姿态,沉醉于梅派手势艺术之中。黄梅还带领学员现场表演了昆曲《游园惊梦•皂罗袍》选段,十指戏韵生动,传情达意,心之所向,外化于指,美轮美奂,再次掀起了沙龙的高潮。

据悉,艺术学院均斋艺术馆此前已成功举办三场艺术展览。主办方表示,未来还将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推出优秀的艺术展览和艺术沙龙活动,进一步丰富北京大学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编辑:江南

在线报名(提交表单后我们将及时联系您)
课程: *
姓名:
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