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国医传承学堂】招生简章

文章发表:2020/8/7 15:50:34 文章出处: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字体:

 

 

跟明医学中医——传承与共享

 

项目背景

中国医学是世界医学大家庭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伟大智慧的中华儿女在历经一次次的自然变化、地域迁徙的生存需求,战胜自然灾害和身体灾害的过程中,积累并沉淀了大量的医学文明,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核心思想,并且不断吸收儒学、道家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精粹之一。在抗击新疫情的战斗中,中医药的作用有目共睹,再显东方智慧。

在时代大背景下,北京视野国际和北京伯华国医传承发展中心在孔医堂的大力支持下,秉承“办诊务以求实教,兴教育以继传承”的办学宗旨,联合国医及国学名师,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祖国医学文化内容,特别推出——国医传承学堂,以中医养生为理念,把原本属于祖先留予我们的最纯粹的文化传统重新拾起,参明师,习临床,悟妙道,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更加饱满,更加健康!

 

项目特色

●国医大师的摇篮,北平国医学院传人亲临授课,转识成智,知行合一;

●孔子后裔、儒、道、易学大家云集,名师引路,修悟结合;

●四大名医、御医传人携明医团队启智调身,学研集合,学练践行;

●太极拳贯穿全程,知名大家亲身传教,体会无极而极,体会万物化生;

●以史鉴今,以儒做人,以易启智,以医养生,高端人脉的思想碰撞;

●讲座间歇设有“医疗咨询问诊”环节;

●凡就读学习班的学员,有资格成为孔医堂会员。

 

课程设置

 

单元

类别

授课内容

授课老师

内容设计

第一单元

漫谈中医基础(上)

孙立彬

无处不在的中医到底有多神秘?我们日常饮食中有多少原则是来自中医?我们的中医学习史大多都是渐入佳境,从生活健康的细枝末节处种草。那么,您是否也想手捧医书,为日常小疾亲自贴一个小疾不侵健康符呢?可是,中医总是在河对岸,隔着漫漫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的轻纱薄雾,对你笑而不语。通过老师讲授中医基础理论,建立中医思维,将中医生活化、艺术化,实现生命健康的自我管理。

漫谈中医基础(

第二单元

易医方法入门

李定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医具《易》之理,《易》得医之用,《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国学经典,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许多人觉得《易经》难读难懂,特别是卦爻,都觉得只有算命才用得着、看得懂,实际上,李定老师用中国方,凿开文化自信的健康之门,有了这样一个方法的方,你就可以简单轻松地掌握《易经》复杂的内部结构,从而理解《易经》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健康之道。

阴阳五行结合五运六气详解

杨威

五运六气,简称运气,又称运气学说,为古人研究气候变化与疾病关系的一门学问。方法为运用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以干支系统进行演绎,总结人在宇宙中的生理、病理变化。运气学说为一综合学科,其范围涵盖古代天文学、气象学、物候学、地理学,属于医学气象学和时间医学的范畴。用生活中常见事物或事件解析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目的要让学员掌握概念,能简单应用。

第三单元

四诊,以望面色、望体形、舌诊为重点

段少杰

把知识系统化,掌握横向的知识体系,纵向知识体系包括病因、病机、表现等;了解疾病的源头转机去向,把握日常疾病处理。指观气色(望),指听声息(闻),指询问症状(问),指摸脉象(切),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中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真切感受中医力量。掌握望面色、望体形、舌诊理论,生活中能简单判断病灶。

手诊

郭倩

掌握手诊理论,生活中能简单判断病灶,提前干预。

第四单元

方(案)

中医与女性健康(妇科疾病案例分享)

蔡向红

人们常把女人比作美丽的花朵,但花朵是脆弱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再漂亮的花朵若不精心护理,也会有凋零的。女性只有对自己精心呵护,才能活得更加健康与美丽。如何运用中医思维,来预防、治疗女性常见疾病,调理好身体和气色,最终延缓身体衰老,让你越活越美丽!着重讲临床案例,通过案例讲解理论,加深印象。

中医与男性健康(男科疾病案例分享)

陈生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和行为方式等改变,男性病的发病率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男性疾病科谱和健康观念也发生变化。从中医角度看待男性各种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疾病的调护预防,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是门古老且新兴的学科。中医作为传统医学,对男性生理健康有一定的探索和认识,在治疗男性病有一定的优势。着重讲临床案例,通过案例讲解理论,加深印象。

第五单元

五音疗疾

许继宗

中国音乐疗法的历史,可以从遥远的古代回溯到近代。从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一些图案里已有音乐舞蹈行为,并可以意会到其中的保健治疗意义。随着中华古代文明的全面发展,中国音乐保健治疗意识和方法也得到完善和发展,这以《乐记》音乐理论和《内经》的五音学说为集中代表,形成早期的中医音乐疗法的思想体系。课程通过讲解五音疗法的基本原理与实验研究、五音疗法如何辅助道家长生修炼等,将中医特色疗法、冥想、心理、五音、五行理论集为一体。

思考中药

唐文吉

《思考中药:纯中医思维下的方药入味课》,首先在方药的分类上,以五行为依据。五行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模型。儒家典籍《尚书洪范》将五行列为“洪范九畴”之首,并概括了它们的基本特征:“水日润下,火日炎上,木曰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穑。”还提示了其类比联想的思维模式:“润下作成,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五行大义》云:“夫万物自有体质,圣人象类而制其名,……五行为万物之先,形用资于造化,岂不先立其名,然后明其体用?”人们把万事万物按木、火、土、金、水分成五大类,去归纳它们的性质,认识它们的关系,甚至通过取象比类,纵情联想,大胆猜测,再在反复的实践中小心翼翼地验证,精益求精地取舍。自古以来,人们对中药的认识,也经历着这样一个过程。《思考中药:纯中医思维下的方药入味课》更倾向于让大家体验这个认识的过程,而不急于灌输教条式的药理药性。按木、火、土、金、水五大类来讲解方药,生动有趣,纯中医思维下的方药入门。

第六单元

研习太极

圆通形神

太极文化——太极拳习练与太极养生原理

孔令谦冀茂旺

 

“太极拳是中华传统大道之学与传统武学的结晶之作,融艺术、技术、养生于一体。浸润传统文化与国医文化的太极拳修习,在强身健体、涵养心性的同时,运精神气运于六合之间,吐纳天地之气,达全身空灵圆通,意到气到力到之佳境;知名太极大家亲身传教,感悟太极力量;学习太极拳文化,了解太极拳蕴含的中国古代哲理。 

 

【学    制】

学制一年,每两个月集中授课2天(周末)

学费:5.8万

课程结束颁发“北京伯华国医传承发展中心”结业证书

 

【招生对象】

1. 热爱国医,热爱传统文化,有实证实修探索精神的人

2. 明确医学严谨,热爱生命,尊重生活的人

3. 珍惜机会,合理安排时间,按时上课并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

4. 与同学共同成长,互作互助,有求学精神的人

 

【拟邀师资】(排名不分先后)

孔令谦 老师,男,孔子第七十六代孙,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先生之孙,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代表性传承人,孔医堂中医连锁医疗机构创始人、董事长,北京伯华国医传承发展中心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会常务理事,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医学人文分会副会长,北京市中医药师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曾经荣获:2015年中华儿女年度特别推荐人物、北京市非遗保护贡献奖、全国中医药科学普及金话筒奖、改革开放40周年中医药文化传承特别贡献奖、孔子文化奖等

孔令谦先生先后师从孙剑云、田秀臣两位大家学习形意拳和太极拳,研习太极与养生之道20余年,深得太极之精髓。并根据中医学理论及孔门医学特点对养生、防病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三线、四则、五法养生防治体系模式。

 

孙立彬 老师,男,执业医师,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著名伤寒大家陈慎吾再传弟子,先后从师孔少华和陈大启教授,冯世纶教授,现任北京中医药学会中医师承工作委员会委员,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孔伯华学院讲师,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工程孔伯华名家研究室学科带头人,参与编写《孔少华临证经验》《陈慎吾伤寒论讲义》等著作。曾应邀在中南海及各大高校、企业讲述中医知识,北京电视台,黑龙江卫视,宁夏卫视等媒体健康栏目主讲嘉宾。全国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老师。二十余年基层临床经验,门诊之余,致力于中医养生保健的实践和传播。

 

李定 老师,复旦博士,中国文化书院易文化研究院院长,兼职无极书院山长,上大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大《易道-中国方》课程教师、汤用彤书院教授、三智书院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委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专委会副理事长。近三十年以方圆为认知原型,专注于华夏元话语和文明底层逻辑研究,首创手法、方法、算法、心法四法合一的教学法,化玄学为显学,融通律、历、医、易,为提升国人的文化科学素质找到了捷径。

 

杨威 老师,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工作,藏象学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医养结合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干支象数医学研究分会秘书长,北京针灸学会五运六气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家协作组专家等。长期从事中医五运六气、藏象理论、时令病等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著作十余部。总主编《五运六气典籍汇纂丛书》,获2017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主编《五运六气研究》,获2020年度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著作奖。临床中,重视五运六气时空变化对人体禀赋、藏府及疾病变化的影响,强调时令变化规律在临证诊断治疗、养生防病防疫的指导作用。擅长运用中医五运六气理论指导调治内科疑难杂症,时令流感杂病、中医儿科妇科、内科脾胃疾病、睡眠障碍以及肿瘤放化疗后调理等。

 

段绍杰 老师,中医世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师从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姚树坤教授和刘尊敬教授,曾跟诊于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全国名老中医阎小萍教授,严季澜教授,孙晓光教授等。擅长中药+针灸,内服+外用,中西医结合诊治身心疾病,注重饮食调整与心理疏导。对常见消化疾病,呼吸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疾病,皮肤疾病,风湿腰腿痛,颈椎病,顽固性失眠,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肿瘤防治等有着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郭倩 老师,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中医学专业,师从北京市名老中医专家王鸿谟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徐大鹏教授,曾跟随北京中医医院针灸专家程海英主任、王京喜主任学习。  【擅治】擅长骨科颈腰,心脏病慢性胃病和亚健康指导调理。擅长中医药与针灸疗法相结合,治疗各种颈腰椎疾病,慢性老损伤性疾病,关节炎,肌筋膜炎,神经性疾病(各种神经痛,手术及外伤导致神经损伤及后遗症,面瘫眩晕,血管神经性头疼等),以及脑血管病后遗症等。

 

蔡向红 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战略思维研究。蔡教授归纳出以病释方、以方释经的中医经典执教脉络,以互动讨论和推演式教学法凡20余年。参与中医“四大经典”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参与编写专业著作7部,主编中医专业科普类书籍20余部。积极参加中医海外文化交流,其讲座产生了巨大影响,国务院新闻办网站等十余家媒体广泛报道,被称为“中医文化:在海外烙下中国印”。

蔡教授先后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孔医堂、北京新世纪妇儿医院从事病房与门诊工作。多次受邀为外国政要诊治疾病,为国家对外交往做出了贡献,获得我国外交部门的表扬。

 

陈生 老师,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出身中医世家,其祖父为伤寒学家、中医教育家、北京中医学院首任伤寒教研室主任陈慎吾先生,父亲陈大启为北京第二医院中医主任医师。1982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中医系,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曾随父陈大启先生临证,后拜京城名医陈文伯教授为师,专业领域为中医男科及内科,为众多海内外患者解除病痛,并在传承名老中医经验和传播中医药文化方面做出了相应贡献。

 

许继宗 老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清华大学,医学硕士。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主任医师,于临床一线工作14年,熟悉内科及针灸科常见病诊疗常规。擅长治疗的疾病:金针、艾灸、中药与音乐疗法结合,治疗高血压,中风,肿瘤,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带状疱疹,失眠等。研究方向:物理学、音乐、中医经络学、计算机及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传承与学术成就: 元代医家滑寿第22代传人。道家正一派三十一代玄裔。主要从事《黄帝内经》五音疗法的复原与推广工作。研修道家养生功法近三十年,为建国后第一批授天医箓道长。擅长将中医、道医、音乐等方法结合在一起,帮助打通经络,辅助修炼,将病人调成平人,将平人调成真人。

 

唐文吉 老师,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医专长执业医师。师承多位明师,获新安医学、雷氏时病、绍派伤寒等诸多传承,并精研叶天士医案。临床注重详细推求疾病的来龙去脉,处方用药追求轻灵精到,因人而异,因时制宜。所著《思考中药》,被列入《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选题目录》,译成多国文字。擅长治疗:专长治疗: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所导致的各类疾病。尤擅四季外感相关时令疾病,以及因外感失治导致的各种杂病。

 

冀茂旺 老师,北京通臂拳大家,少年习武,通臂拳大师张策先生再传弟子,“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文化中心”的首任负责人。现任北京市武协陈氏太极拳专业委员会顾问,北京德武堂太极养生文化推广中心总教练、香港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关永生拳术会特邀顾问,深圳和镇江马光禄太极拳馆顾问。

 

声明:如以上所列讲师因故不能配合讲课,机构将安排调换同等水平讲师。

在线报名(提交表单后我们将及时联系您)
课程: *
姓名:
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