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儒学、佛学与黄老之学

文章发表:2013/6/17 8:59:52 文章出处: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字体:

  从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可知:养生之道与治国之道是相通的。不能养生则不能治国,明矣。
  儒家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统一起来。儒家以“克己复礼”为修身手段,类似佛家“以戒为师”奠定戒定慧的基础。儒家主张“正心诚意”讲究“格物致知”,这是“明心见性”的功夫。
  佛法以“普度众生”为根本。无论修禅悟道、修身悟道,修行的目的都是得道。圣人、仙佛无不从“修道”中得来。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朝夕之间、生死之际,无非“圣人之道”。如果能够“照见五蕴皆空”超越时空局限,打破一切认识上的障碍和思想上的误区,那么,人生境界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如此,虽然在朝夕之间,足可以超越百千万亿劫(天眼通、佛眼通的境界)。到如此境界,方能够超越生死、灭度众生。子曰“夕死可矣”是一种永生的境界和寂灭的工夫(马一浮先生对此曾有精彩论述,可以参考)。
  《道德经》讲: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是以圣人不行而至,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这和儒家、佛家的主张是多么地相似啊?
  《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或曰:不疾而速、不言而信、无为而成。或曰:不勉而中。这和佛经中“不可思议”的许多地方是相通的。
  “悟道”的整体性和独特性问题。
  “悟道”是“顿悟”和“渐悟”的统一,最后的工夫只有“顿悟”(或曰彻悟)。如王阳明“龙场悟道”,如六祖慧能于《金刚经》中悟道。大乘佛法最后都是“顿悟”。拖泥带水岂能悟道?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据《论语》记载: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见《论语》子罕篇)梁漱溟对于这句话有一个非常独到的见解(见《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之(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170页)圣人和佛陀的境界是凡人所难以理解的。
  本人此次“因病悟道”于佛经中受益匪浅。通过佛经参悟儒经,可以直达圣人心境,明矣。
  善哉!在养病与养生中修行悟道。真是受益匪浅!
  禅宗与密宗对于佛学修养很有独特性。
  《道德经》: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的“玄德”是什么呢?如果参悟佛经,特别是《金刚经》就不难领会。
  故曰:三教圣人殊途同归,明心见性,无论佛经、道经和儒经,只不过是“同出而异名”罢了。
  《诗》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善哉斯言!
  必曰:当今之世,儒者不可以不读佛经,明矣!
  同理,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不能用凡人眼光看待。如果参悟佛经,对于《内经》就有了全新的感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如果没有佛学修养是不行的。
  修道之人不可以不筑基。根基不稳、机缘不到,不可以闻道矣。
  无论求佛,无论修道,机缘之善非至诚之人不可。是可遇而不可求者,求之则不得矣。私心杂念,哪怕一丝一毫,皆是悟道之障,此修德者不可不知者也。
  《道德经》曰:以天下观天下。又曰:以无事取天下。
  修身治国,莫不如此。

 

在线报名(提交表单后我们将及时联系您)
课程: *
姓名:
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