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谈善:善的境界就是仁
在《论语》中,孔子使用许多语词来评价人的行为,比较明确的等级有五:善、美、过、不善、恶。这些语词是当时的日常用语,孔子只是随俗加以使用而已,目的是要让一般人理解,所以难免有其含混之处。专就“善”概念而言,可以看到以下几点特色。
首先,“善”所形成的“善者”与“善人”这二个语词,显然差异颇大。善者好像到处可见,相对的,不善者也是如此。譬如,子贡请教说:“乡人皆好之,何如?”“乡人皆恶之,何如?”孔子的回答是:“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这表示孔子认为任何一个地区,都有“善者”与“不善者”。
孔子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此看来,任何几个人在一起,也都可以分出善者与不善者了。当然,在此,善者与不善者可以指称“人”,也可以指称人的优点与缺点;但是无论如何都可以肯定:要判断善恶并非难事,因为它只涉及外在的行为表现。像上述使用“善”概念的方式,显然是随俗从众,而不必苛求其严谨。
如果焦点转向“善人”一词,则其意义依然含混。一方面,“善人”只是努力行善之人;另一方面,“善人”又变成难得一见的人物。先说前者,孔子说:“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这是孔子引述当时流行的口语,并加以肯定。这样的善人必须像接力赛跑一般,连续治理长达百年之久,才能有其成效。他又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这样的成效并不特别可观,因为子路自认为可以在三年内就使百姓”有勇且知方”;孔子也认为自己可以“三年有成”。相形之下,善人并不值得大家特别推崇。
但是另一方面,善人又变得有些高不可攀。孔子说:“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他居然坦承自己没有得见善人之机会,只希望退而求其次,可以见到有恒者。由文意可知,这里的“有恒者”应该是指“有恒于行善之人”。更值得留意的是,孔子在说这句话时,先说了另外一对名称,他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我们由此得知:君子是走向圣人的修养过程之表现。更重要的是:“圣人”确实可谓“不得而见之”,那么为何“善人”也同样是“不得而见之”?这里的善人忽然被抬高到类似圣人的位阶,难道不令人觉得好奇吗?
也许是觉察了这种用语含混的现象,子张直接请教“善人之道”。孔子的回答是:“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孔子的意思是:“他不会随俗从众,但是修养也还没有抵达理想境界。”这样的回答清楚论断了善人是努力行善而不愿同流合污的人,但是为何要说他的修养尚未抵达理想境界呢?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境界又是什么呢?答案是:仁。
仁与善有何关连?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还须重复说明一点,就是《论语》中使用“善”字,确实只是基于一般的观察,亦即落实于外在的行为表现上,不然孔子不会轻易就说:“举善而教不能”,“嘉善而矜不能”(此为子张转述所闻),“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如其善而莫之违也”,“子欲善而民善矣”,“乐道人之善”等等。
做为哲学家,孔子提出“仁”概念,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准确说明人性的状态与人生的方向。看来“善”概念是不足以胜任这项工作了。
- 上一篇:孝子要做的三件事:事亲、事兄、家理
- 下一篇:儒学简说:中和之用 、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