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复兴儒家文化最关键
“当我们的物质生活基本满足之后,拿什么喂养我们的心灵?”这个问题也许正困扰着你吧?由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省图书馆和本报协办的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系列讲座,昨日进行春节前最后一讲,吉林省孔子学会、吉林省语言学会副秘书长金海峰告诉大家,毫无疑问是我们的儒家文化,但是怎么传承呢?
儒家文化曾遭3次大劫
金海峰说,只谈儒家文化的“现代传承”而不侈谈“现代转化”,因为要复兴儒学的前提首先是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儒家文化在历史上经历过3次大劫难:秦始皇焚书坑儒谓之一劫,但经汉近百年恢复,典籍得以流传;五四时期大规模的批判,虽批判者均为国学大家,但此仍为二劫;对当代人传统文化传承影响最厉害的当数第三劫,即“文革”对传统文化的非理性践踏。这三劫让当代人特别是“文革”以后的几代对传统文化精神已经很模糊了,现在要复兴文化回归最关键。对儒学文化的精神的主体表现,金海峰说可以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概括。
理论研究与百姓需求脱节
“去年9月28日孔子诞辰2556周年,长春文庙祭孔,发出600份请帖,乐观估计能来1000人。”讲堂上,金海峰用一个例子来阐述百姓到底需不需要儒学文化精神食粮,“但是当天我从文庙大殿往外一看,头里‘嗡’的一声,那天的人一直排到亚泰大街上,统计说有10万之多。”“文庙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百姓对传统文化有旺盛需求,但无处获取,只有一个文庙小院能暂寄渴求。但现在理论研究与百姓需求脱节,哪些是百姓真正需求的?金海峰说,能把那些游离于百姓生活中的理论拿出来,才能实现文化传承。而这些都保存于四书五经中,没有比从史中汲取东西来得更快、更明确、更强烈。
打破“恐古”心理
不少人都对儒家文化有深深渴望,但想起“古文”就望而却步了。金海峰说,传承“儒家文化”可分三步:打破“恐古”心理,首先要诵经。其实经史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学,不要以为是浩如烟海的东西,只要硬着头皮钻进去,读下来用不了多少时间。《大学》儿童只需10分钟,《中庸》、《老子》半小时,就是《孟子》三个多小时也读完了。诵经后就是解经,实现与古人的精神对接,读古人书要知古人心,其实传统文化中的知识与现代都是相同的。最后一个就是营造文化环境,这需要全社会和国家利用各种条件尽可能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比如加大中小学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比例。
温馨提醒
春节后讲堂继续开讲
从去年9月24日人文大讲堂已经免费开讲14讲,今年春节前第一批讲座昨日圆满结束。省社科联王立明说,春节之后大讲堂仍将继续,而且形式上将有所改进,另外系列讲座还向读者征询名字,确定名字后力图形成一个品牌。
- 上一篇:儒家思想中的伦理与道德关系
- 下一篇:孝道教化:用孝感化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