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破除“身见”,宠辱不惊,才能身心自由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得到荣誉、遭受耻辱使人受惊,好象重病缠身一样。”什么叫做“得到荣誉、遭受耻辱使人受惊”呢?得到荣誉就是受到提拔、抬举,使人向上;遭受耻辱就是蒙受压抑、打击,使人向下。荣誉和耻辱无论来或去都使人心神不定,这就叫:“宠辱若惊”。什么叫“好象重病缠身一样”呢?我之所以有灾难、祸患、疾病,正是因为我过分重视自身,很在乎利益得失;如果我不注重自身得失,不把自己当回事,我哪有什么病痛灾患呢?认识到这一点很珍贵,把自己全身心地贡献给天下,你才有资格被寄以天下重任;是啊,只有把全身心贡献出来为天下服务,你才能接受上天托付的治理天下的重任。
“宠”可以推广为外界对“我”的一切正面的、褒扬的评价。
“辱”可以推广为外界对“我”的一切反面的、贬抑的评价。
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宠辱若惊的。“宠”来了,就很高兴;“宠”走了,就很失落;“辱”来了,就很伤心;“辱”走了,就如释重负。一颗心随着外界的毁誉飘来荡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宁清净。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就象生了大病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们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太注重自己的成败得失了。我们的心里装满了很多我们以为应该非常在乎的东西:钱财、名誉、地位、亲情、友情、爱情等等。对这些外在的东西执着的越多,我们的心就越不能自由。事实上,这些东西都是建立在“有”这个层次上,因此都注定是无“常”的。 其实何止是这些,就连我们这一世的肉身(通俗点说叫生命)都是建立在这个“有”的层次上的,几十年或一百年后,就会败坏,要重归大地的。这些个建立在“有”的基础上的一切,说到头都是“镜花水月”、“电光石火”、“梦幻泡影”一类的东西,是不值得我们过分重视的。
孟子说过:“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儒家应该是非常“入世”的学派,尚且也提出在必要的时候,“生”是不可以“欲”的,是可以为了更重要的目标去舍弃的。区别只在于:这个比“生”还重要的目标是什么?
孟子认为“义”比“生”更重要;朱子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有的说“临难毋苟免”;又有的说“士为知己者死”。这都是一种看待生死的态度,都认为这个世界上有着比“生”更可恋的东西,也有着比死更可怕的东西。
这些标准都未必正确,从交换的立场来说,真正值得用“生”去交换的,当然应该是比“生”价值更大的。
道家重视生命的运用,认为“有涯”人生要用于进行“无涯”的求“道”。佛家也认为“人身难得”,“光阴苦短”,所以修佛之心不可有一日一时地懈怠,要“勇猛精进”。即便如此,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认为“生命”不是第一位重要的东西。
佛家认为“宁舍身命,终不作恶”。“身”和“命”尽管是这尘世里非常宝贵的东西,但是如果在“作恶”和“舍身命”之间做选择,就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东京审判》里讲到一个细节:南京大屠杀期间,日本鬼子抓住了几个和尚,叫他们去奸淫一个姑娘,否则就杀了他们。除了那个“临时和尚”妥协了,所有对佛法有深刻认识的和尚统统选择了“舍身命”。他们不怕死吗?他们其实非常怕死,但是他们更怕的是“作恶”,因为他们深信一旦作恶,就会在漫长的生命长河里辗转受报,相比之下,这一世的生命虽然也宝贵,就也算不得什么了。
道家与佛家的观点也是大同小异的,老子就这样认为:与其我整天象生了大病一样的担心恐惧,不如我把这个“身”看得淡些为好。“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佛家把那种认为“生命第一重要”的观念称为“身见”。这个“身见”延伸出去就是认为“我”的一切都是最重要的,因此满足“我”的一切需要才是头等大事。所以才会 “常戚戚”,才会患得患失,才会宠辱若惊。
如果想不再“宠辱若惊”,不再“患得患失”,不再“常戚戚”,该怎么办?《心经》上说:“心无里碍,无里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就是要让你的“心”没有任何牵挂,这样就不会有恐怖,这样才能远远地离开那些“颠倒梦想”。
“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不要把一己的“身”、“命”看得太重啊!更不能把那些附着在“身”上的那些东西看得太重啊!你应该象关心自己那样去关心周围的人,关心家乡的人,关心本民族的人,关心全国的人,关心全世界的人,关心这宇宙中的一切众生,这就叫“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出自《金刚经》),这样你才是这宇宙真正的主人。这个思想其实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没有牵挂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无私”的人;一个“无私”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无畏”的人;一个“无畏”的人,才是真正能有大作为的人;一个有大作为的人,才是真正能接受上天托付的治理天下重任的人。
“得到荣誉、遭受耻辱使人受惊,好象重病缠身一样。”什么叫做“得到荣誉、遭受耻辱使人受惊”呢?得到荣誉就是受到提拔、抬举,使人向上;遭受耻辱就是蒙受压抑、打击,使人向下。荣誉和耻辱无论来或去都使人心神不定,这就叫:“宠辱若惊”。什么叫“好象重病缠身一样”呢?我之所以有灾难、祸患、疾病,正是因为我过分重视自身,很在乎利益得失;如果我不注重自身得失,不把自己当回事,我哪有什么病痛灾患呢?认识到这一点很珍贵,把自己全身心地贡献给天下,你才有资格被寄以天下重任;是啊,只有把全身心贡献出来为天下服务,你才能接受上天托付的治理天下的重任。
“宠”可以推广为外界对“我”的一切正面的、褒扬的评价。
“辱”可以推广为外界对“我”的一切反面的、贬抑的评价。
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宠辱若惊的。“宠”来了,就很高兴;“宠”走了,就很失落;“辱”来了,就很伤心;“辱”走了,就如释重负。一颗心随着外界的毁誉飘来荡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宁清净。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就象生了大病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们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太注重自己的成败得失了。我们的心里装满了很多我们以为应该非常在乎的东西:钱财、名誉、地位、亲情、友情、爱情等等。对这些外在的东西执着的越多,我们的心就越不能自由。事实上,这些东西都是建立在“有”这个层次上,因此都注定是无“常”的。 其实何止是这些,就连我们这一世的肉身(通俗点说叫生命)都是建立在这个“有”的层次上的,几十年或一百年后,就会败坏,要重归大地的。这些个建立在“有”的基础上的一切,说到头都是“镜花水月”、“电光石火”、“梦幻泡影”一类的东西,是不值得我们过分重视的。
孟子说过:“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儒家应该是非常“入世”的学派,尚且也提出在必要的时候,“生”是不可以“欲”的,是可以为了更重要的目标去舍弃的。区别只在于:这个比“生”还重要的目标是什么?
孟子认为“义”比“生”更重要;朱子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有的说“临难毋苟免”;又有的说“士为知己者死”。这都是一种看待生死的态度,都认为这个世界上有着比“生”更可恋的东西,也有着比死更可怕的东西。
这些标准都未必正确,从交换的立场来说,真正值得用“生”去交换的,当然应该是比“生”价值更大的。
道家重视生命的运用,认为“有涯”人生要用于进行“无涯”的求“道”。佛家也认为“人身难得”,“光阴苦短”,所以修佛之心不可有一日一时地懈怠,要“勇猛精进”。即便如此,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认为“生命”不是第一位重要的东西。
佛家认为“宁舍身命,终不作恶”。“身”和“命”尽管是这尘世里非常宝贵的东西,但是如果在“作恶”和“舍身命”之间做选择,就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东京审判》里讲到一个细节:南京大屠杀期间,日本鬼子抓住了几个和尚,叫他们去奸淫一个姑娘,否则就杀了他们。除了那个“临时和尚”妥协了,所有对佛法有深刻认识的和尚统统选择了“舍身命”。他们不怕死吗?他们其实非常怕死,但是他们更怕的是“作恶”,因为他们深信一旦作恶,就会在漫长的生命长河里辗转受报,相比之下,这一世的生命虽然也宝贵,就也算不得什么了。
道家与佛家的观点也是大同小异的,老子就这样认为:与其我整天象生了大病一样的担心恐惧,不如我把这个“身”看得淡些为好。“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佛家把那种认为“生命第一重要”的观念称为“身见”。这个“身见”延伸出去就是认为“我”的一切都是最重要的,因此满足“我”的一切需要才是头等大事。所以才会 “常戚戚”,才会患得患失,才会宠辱若惊。
如果想不再“宠辱若惊”,不再“患得患失”,不再“常戚戚”,该怎么办?《心经》上说:“心无里碍,无里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就是要让你的“心”没有任何牵挂,这样就不会有恐怖,这样才能远远地离开那些“颠倒梦想”。
“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不要把一己的“身”、“命”看得太重啊!更不能把那些附着在“身”上的那些东西看得太重啊!你应该象关心自己那样去关心周围的人,关心家乡的人,关心本民族的人,关心全国的人,关心全世界的人,关心这宇宙中的一切众生,这就叫“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出自《金刚经》),这样你才是这宇宙真正的主人。这个思想其实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没有牵挂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无私”的人;一个“无私”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无畏”的人;一个“无畏”的人,才是真正能有大作为的人;一个有大作为的人,才是真正能接受上天托付的治理天下重任的人。
- 上一篇: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德行如水,心静则明
- 下一篇:茶道中的道家理念
在线报名(提交表单后我们将及时联系您)